首页 / / 新闻资讯
第二届地理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会议在南京顺利召开
阅读次数:45  更新时间:2025-04-21

4月20日,第二届地理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会议在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面向AI时代的地理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为主题,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指导,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办,南京吉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安全与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协办。

 

01 嘉宾致辞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 李维森

 

李会长表示,加强对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刻不容缓。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工委会自成立以来,通过举办地理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会议等活动,为地理信息安全领域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在未来工作中,工委会继续聚焦地理信息安全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更丰富的活动,加速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推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技术攻关共同体,精准对接自主可控、风险预警等重大应用场景,集中突破数据加密、跨境流动监管等核心关键技术瓶颈,推进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大学教授 王家耀

 

王家耀院士此次最主要强调三点,一是健全完善地理信息数据的跨境流动安全评估机制,严格把控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数据来源的合法性;二是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制度,明确涉密地理信息采集、标注的合规边界,强化众包测绘资质准入与行为审计;三是在大数据共享应用过程中,研发高性能隐私计算平台,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保障数据安全。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强化地理信息数据完整传输链路的可追溯性,结合动态加密方法抵御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恶意攻击。最后希望各位业界同仁继续努力,深入推进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和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破解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与安全保护之间的矛盾。

 

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副司长 吴剑锋

 

吴剑锋司长表示,保护地理信息安全,技术是可靠的手段。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工委会聚集我国地理信息安全领域众多人才,希望大家面向我国地理信息安全重大需求,不断攻克地理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特别是地理信息安全防控技术、保密处理技术、合规检查技术、分类分级技术等,同时,保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用管用好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希望大家能够攻坚克难,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有力推动地理空间数据安全共享。


欧亚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李满春

 

李教授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高度重视信息安全,自然资源部非常认真的贯彻了党中央的指示,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地理信息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极其重视地理信息高水平的安全。这就体现了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工作委员会的重要性。我们希望地理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会议越办越好,为地理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袁林旺

 

袁校长表示,本次会议聚焦地理信息数据在政策法规、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等维度的安全挑战,汇集跨领域智慧,探讨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促进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自然资源、军事、交通、科学数据等领域的应用,服务地理信息安全国家战略需求。相信这次会议必将进一步推动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02 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以面向AI时代的地理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11位报告专家分别从多维视角呈现了极具启发性的专题报告,与参会代表们展开了热烈的学术对话和深度交流,共同推动地理信息安全的创新发展。

 

01王瑞幺

 

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瑞幺,以《健全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报告紧扣党中央关于保障数据安全、完善数据基础制度的决策部署,阐述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治理的内涵与目标,介绍国际数据安全治理的特点,基于当前我国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的总体框架,并从政策环境、技术防控、数据基础设施、监管机制、标准体系等方面谋划未来一段时期的健全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的主要任务。


02张文晖

 

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张文晖,以《地理信息数据要素质量与安全检测探讨》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报告围绕新形势下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探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质量和安全关系、检测评估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政策保障和措施,结合出台的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基于地理信息安全检测的实践分析总结了释放地理信息数要素潜力的途径和方式。

 

03陈会仙

 

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业务管理处处长陈会仙,以《车路云一体化地理信息安全防控建设》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报告聚焦高级别驾驶自动化对地理信息数据和地图数据的需求,剖析自动驾驶地理信息数据构成、分类及其定义;围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不同应用场景,梳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合规风险隐患;从数据安全和地理信息安全的角度梳理现有政策法规要求;有针对性的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地理信息数据流转应用安全合规路径;明确试点城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试点建设中的管理职责;明确数据处理者(企业侧)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管控边界及其要求。



04任娜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南京吉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工委会秘书长任娜,以《测绘地理信息安全检查技术与应用》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报告首先分析当前安全监管的政策要求与技术挑战;重点介绍多模态的软件检查、基于水印的数据违规检查和基于AI的比例尺判读等安全检查核心技术;详细阐述安全检查系统的硬件、软件、漏洞、数据、上网和外设检查功能。目前,吉印测绘地理信息安全检查系统已在江苏、湖北、北京、浙江、江西、新疆、西藏等20几个国家和省级行政区域成功应用,显著提升了测绘地理信息的安全监管效能,为构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安全屏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05陆宇光

 

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管理处处长陆宇光,以《涉密测绘成果安全监管与成果应用》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测绘地理信息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从政府部门走向社会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测绘成果种类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数据格式更多、应用环境更加复杂,这给涉密测绘数据的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报告通过实际工作的体会浅谈了一些工作经验和建议。

 

06王勇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勇,以《地理空间大数据内容安全与服务监管》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报告从时空信息、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视角出发,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的时空数据安全治理技术体系,介绍地理信息内容合规分析、数据重要性定量评估等研究进展,并分享面向互联网和车联网的地理信息服务监管实践成果。

 

07张光伟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应急测绘与实景江苏研究应用中心主任张光伟,以《县区级实景三维数据安全加密与应用赋能推广》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进一步强化实景三维数据资源要素保障,必须实现关键技术安全、自主、可控,多措并举严守安全底线,才能实现边建边用,进一步充分挖掘既有成果价值,持续推进实景三维成果更新迭代和各领域应用赋能,让实景三维在县区级政务服务、社会综合治理以及数字经济等领域发挥更大价值。

 

08陈张建

 

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测绘地理信息部副主任陈张建,以《公众版测绘成果研究与实践》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报告针对公众版测绘成果供给不足的情况,研究了发达国家及国内地理信息公共产品类型、服务方式等,开展公众地理信息数据建设需求调研,提出浙江省公众地理信息建设技术路线、生产机制、审查机制、供给机制。

 

09徐建新

 

江苏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副馆长徐建新,以《AI赋能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实践》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5A级智慧型数字测绘馆在建设过程中,将地理信息安全始终贯穿全程,通过技术创新和流程再造,全面提升了测绘成果在汇交、保管、分发和利用等环节的效率和安全性。特别是在影像脱密脱敏处理中,AI技术的引入大幅提升了准确率和效率;水印+安控测绘成果分发实践更是为行业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为智慧测绘馆的高效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地理信息安全管理领域树立了标杆,推动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10朱长青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南京吉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工委会主任委员朱长青,以《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安全共享应用思考》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报告从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的高精度应用和低精度应用两大场景出发,剖析数据面临的版权溯源、权限控制、脱密脱敏等安全问题,提出从应用场景出发的基于数字水印、安全控制和保密处理等安全防控技术的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安全共享应用的解决方案,并分析了其可靠性和可行性。

 

11徐彦彦

 

武汉大学教授徐彦彦,以《AI时代的地理信息安全保护:挑战、技术与实践》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报告剖析AI时代地理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探讨差分隐私、内积函数加密、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隐私计算技术在地图数据保密处理、位置服务隐私保护以及位置数据发布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期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高效利用与安全共享,为构建AI时代地理信息安全的坚实防护屏障奠定技术基础。

 


03 总结

 

第二届地理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会议在南京顺利召开。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位同志拨冗前来。在这春意盎然的金陵四月,南京因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的到来而更添光彩。您们带来的前沿见解与实践经验,正在为地理信息安全技术搭建起坚实的防火墙。期待通过本次深度交流,我们能共同突破技术瓶颈,让地理信息产业在安全轨道上行稳致远!

 

上一篇: 第二届地理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会议(一号通知)
下一篇: 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南京吉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NanJing Geomark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苏ICP备13044991号-1  技术支持:南京雨泽网络